正法弘愿 学佛感悟 放下别人的错,解脱的是自己的心

放下别人的错,解脱的是自己的心

你的想法决定命运:伤害你的不是别人,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!

一、你的思想,决定命运

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一个ABC理论:

A(事件)--B(信念,想法)--C(结果)。

“A永远是中立的,同样的A,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,会有不同的C出现。”

该理论强调:是我们对某件事的认知评价引起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反应,而非事件本身。举一则小故事:炎炎烈日的沙漠中,气若游丝的的两位旅人,取出惟一的水壶,摇了摇,发现只剩了半壶水(A)。在炙热的沙漠中行走,命悬一线,半壶水是救命的,这时,信念起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一个旅人说:“唉呀,好糟糕,我们只剩下了半壶水(B1)!”他因“只剩半壶水”而灰心丧气,破罐子破摔,最终命丧沙漠(C1)。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:“哇,真幸运,我们还有半壶水(B2)!“他因“还有半壶水”而重燃斗志,一鼓作气,最后死里逃生(C2)。

其实,人生中有好多事情,就像那半壶水一样,换个角度看问题,就有不同的答案,不同的心情,不同的人生。这缘于心境和看待问题的视角:不为别人的小小格局而产生埋怨,不因别人的错误而伤心难过,更不会因别人设下的障碍而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。有句话说:真正伤害你的,从来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。要想让自己免于伤害,就要从乐观的视角温柔地去看待问题。如果你立在天寒地冻的冬天,不要悲观,继续奔跑: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如果你处于大面积的阴影里,不要失落,转身,回头:阳光肯定就在你的身后。

世界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。

我大声歌唱,沉浸在自己优美的音乐中,所以觉察不到疼痛和伤害;我欢乐地歌唱,吸引来的是鲜花、星星和飞鸟,我周围的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。

二、我们有决定念头是“正向”还是“负面”的能力

生活中我们常常以受害者自居,认为世间所有的痛苦都集中到自己一人身上。“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”“这不公平”“我简直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”……但真正带给我们如此巨大痛苦的,却往往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。同样一件事,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感受。

另一则故事是:

有只骆驼在沙漠里行走,一块玻璃瓶的碎片把他的脚掌硌了一下,本来他可以选择不理会这无伤大雅的小插曲,继续安稳地往前走。偏偏这时他选择了大动肝火,抬脚把碎片狠狠地踢出去,这下小印痕变成了大伤口。血迹引来饥饿的秃鹫,凶狠的狼和黑压压的食人蚁,活活把庞大的骆驼逼上绝处。骆驼临死前追悔不已:我为什么要跟一片碎玻璃生气呢?比如同样是考试没考好,一种人可能会无所谓,觉得这次考试只是普通的测试而已,考不过也没多大关系,下次还有机会;

而另一种人却痛不欲生,他们会觉得,自己付出这么大的努力,别人对自己期待这么高,绝不能失败。因此他们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。曾经有个人在一个雨天乘坐公交车,因为人多,车上拥挤不堪。这时,他突然觉得后边有人的雨伞尖碰到了他的脚踝,他本想回头斥责那个人,但车里实在太挤,他根本无法转身。当车颠簸时,雨伞尖就刺得他更疼了,他心里充满了怒火,心想:等一会儿非得好好教训那个人一番。好不容易到了下一站,一些乘客下车了,他终于能转过身来,以顶开那刺人的雨伞尖,并且愤怒地瞪着那个不长眼睛的家伙。出乎他意料的是,对方竟是一个盲人,而碰到他脚踝的东西并不是雨伞尖,而是那个人手里的拐杖。他原本要爆发的怒火突然间消失无踪,而脚踝似乎也不那么疼痛了。为什么他的疼痛感会在一瞬间突然消失呢?就因为这个时候他的想法变了。

表面上看,他的愤怒缘自刺痛他脚踝的那个人,但实际上,这种怒气是来自“这个家伙非常无礼,我被冒犯”的想法。所以,当他发现对方是个盲人时,认为对方“无礼”的这个想法根本站不住脚,而愤怒的情绪也就随之转变了。由此可见,身体上的痛觉往往会因心理疼痛而被放大,只要消除了心理的病因,疼痛的感觉会大大削弱。

三、放下别人的错,解脱的是自己的心

在一个雾气笼罩的清晨,有个人吃力地划着船逆流而上。突然间,他看见一条小船顺流向他直冲而来,眼看就要撞上他的船,他高声喊叫道:“小心啊!”但那条船还是直接撞了过来,他的船差点儿就被撞沉。于是他暴跳如雷,开始向对方大声谩骂,却没有得到回应。当他仔细一看,发现原来不过是一条无人驾驶的空船,他的气恼马上就消失了。关怀,所以我们过分纠结于他人的“缺点”,固守自己的偏执和成见,结果只能对自己造成更深的伤害。

与其说改变自己的看法,友善而宽厚地接纳别人对自己的伤害,不如说是放过了自己,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短处。有人常说,最大的痛苦往往来自身边最亲近和信任的人所带来的伤害。事实上,同样的伤害,只不过因为关系越亲近,在心理上让人更难以承受罢了。即使伤害已经过去很久,有些“受害者”仍然记忆犹新,陷入受害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,无异于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一生放下别人的错,解脱的是自己的心。看起来是原谅别人,其实是放过自己。有时候人的眼睛看世间、看他人,就是看不到自己,能看到别人过失,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;能看到别人的贪婪,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;能看到别人的愚昧,却看不到自己的无知;能看到别人的目光短浅,却看不到自己的狭隘。人生就是要多些反思,多些扪心自问,才能认识自己,幸福才会不期而至。

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、心经、大悲咒可业障远离,消灾免难,福慧增益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正法弘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fhyjs.com/6631/.html/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0:00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