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弘愿 学佛感悟 高贵清华,圆满次第

高贵清华,圆满次第

先做一个高贵清华之人,再说转凡成圣

学佛修行,大家都知道要行十善、四无量心,菩提发心,然后结合如来正法,了生脱死。目标清晰,道路明确,高举大旗迎风破浪,解脱的彼岸就在前方。

可是,许多人似乎忘了一件事,我们自己在什么位置?我们在修行桥的哪端?是趋向菩提道,还是趋向轮回道?有没有一个明确警觉的自我认知?我对佛菩萨恭敬吗?我对佛法恭敬吗?我对贤圣僧恭敬吗?我诚心供养三宝了吗?我是如何供养的?尽身口意三业供养,还是仅少许钱财供养?然后说到,我对众生好吗?我是一个高贵清华之人吗?当看到“高贵清华”这个词时,您是否联想到清高显贵,家世显赫,血统高贵,清雅脱俗等溢美之词?不,它有更美好的涵义。

那是在华藏学佛苑第二期学习班,尚耶仁波切授课,提到人格升华,高贵清华。高贵之人所包含的品质,一见恶赠美,见苦赠悲。看见恶的不计较,拿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;看到苦难的,真心实意爱护、心疼他人,并给予慈悲关怀。二无私利他。突破我执,考虑他人需要,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二位。

三不染俗尘,如南无本初报身佛说法《断绝凡情二十法》。断绝凡情不是不慈悲众生,而是不执着凡情,真正从心里放下、过关,提得起,也放得下。清华之人所包含的品质,是不执是非,修自己的行,除自己的障……教授师侃侃而谈,包括我在内的学员连连点头赞叹。原来高贵清华的人,这么美好!这实在太美好了!“见恶赠美,见苦赠悲”的人增加一个,那这个世界就多一片吉祥安乐,少一份痛苦飘零,多一份仁爱、关怀与大悲,少一份嗔恨、怨愤与凶恶。虽然我现在还有很多习气、缺点,乃至错误,但我要成为一个高贵清华之人!这样的人对我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。

《论语·里仁》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意思就是:见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,向他看齐;见到不贤的人,就向内反省自己跟他有没有一样的毛病。我们先力争做一个高贵清华之人,再谈转凡成圣。因为在修行过程中,由人格升华到圣格,去掉自私我执,再断掉法执,也有次第。

生起次第,我们开始这样做了;圆满次第,我们做得很好,很成功了;生圆不二次第,做到了不执着,形成天然的本质,自然而然我就是这样依教奉行,做了即忘了。真正成为一个高贵清华之人,还愁学不到佛法?那时,我们已经是一个好法器。诸佛菩萨都喜欢这样无私为利众生,品德高尚的人,从而给予相应的法,让其成就解脱,以利益更多众生。这个轮回的世界太苦啦,生老病死苦,爱别离苦,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苦,八苦交加。人生百年,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。世界上有个法能让我们解脱诸苦,那就是伟大的佛法!

要想学佛修行早日成圣,先从一个高贵清华之人做起吧。在此与大家共勉。

文/玖蕖思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忍辱源于“恕”

黑人Brian Banks在橄榄球方面很有天赋,他从小就是校队成员,到了16岁,已经有很多教练认为Banks将来有希望进入职业联赛,甚至可能成为球星……为此也吸引了众多“迷妹”。然而,就在Banks憧憬着职业橄榄球员的美好前景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麻烦找上了他。

002年7月8日,时年17岁,正在读高中的Banks在学校走廊与一个名叫Wanetta Gibson的低年级女生撞了个正着,当时那女生才15岁,是Banks的众多迷妹之一,对Banks一直颇有好感……两人对视了许久,越靠越近,忍不住拥抱了对方……然后他们又到同学们公认的幽会地点,亲热一番后,Banks因为还有别的事,便告别了Gibson,约好以后再见面。然而到了晚上,一群警察却突然走进了Banks的住处:“Brian Banks,你因涉嫌绑架和强奸未成年少女,依法逮捕你……”原来,“迷妹”Gibson竟然报警说Banks强奸了自己!无论Banks如何申辩,却没有无人相信……这名无辜的少年就这样被诬告后,不得不接受冤屈入狱,被判刑六年……

2007年,服刑5年的Banks提前出狱,搬回去和母亲住。2011年的一天, Banks查看他的脸书,突然有一个好友请求跳了出来……Banks定睛一看,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:是Gibson,那个诬告他强奸的女孩!Banks很快通过了好友请求, Gibson随即说:“当年我不够成熟,现在已经成熟多了,我很想跟你见面。”在私人侦探陪同下Banks成功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:Gibson亲口说出他无罪的录像!2012年5月24日,当初判决Banks入狱6年的法官,在受理上诉材料之后,花了不到一分钟便解除了对Banks的有罪判决……

10年的冤屈和磨难,Banks最终获得他梦寐以求的清白和自由,却主动放弃了复仇。一切,正如Banks接受采访时的感言:“如果你还在想,要原谅谁,还是不原谅谁,那说明你依然在纠缠这件事,我不想被过去的痛苦羁绊,过去就让它过去,它已经发生了,谁也改变不了,明天的一切才是未知的。”Banks的受冤经历值得我们深思。可以从因果的道理去理解,今天別人会对我有无理的举动,都是自己过去结恶缘所致,所以缘熟果报现前,正好消除宿业,我们应感到欢喜,感激对方,哪里可以对他生起嗔恚呢?嗔恨別人甚而蓄意想去报复的人,首先自己就先陷入想要报复的热恼不安中,他会整日心烦气躁,心神不宁,別人还未受到影响,他自己就已经先伤害到自己了。所以嗔恨不但会伤害到別人,更会給自己今生带来非常大的痛苦。而且,起嗔恚心来伤害別人,造了恶业,又会感召来世的苦果。所谓「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,一个人的心中有嗔恨,绝对不会有快乐的生活。话说回来,假使忿怒发脾气可以解决问題,那么发一发脾气还说得过,如果发了脾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,这样发脾气又有什么用呢?所以,发脾气只是对人对己有损而无益。

古圣先贤是这样教导我们:从前,子贡问孔子:“一生中若奉行一个法,该是什么?”孔子便传授一个“恕”字,告诉他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如此推己及人,在佛教中也推崇备至,如《入行论》云:“自与他双方,恶苦既相同,自他何差殊?何故唯自护?”所以,自己不愿接受的痛苦,千万不要加在别人身上,因为别人也照样不愿意。

佛教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:

鬼子母有一千个儿子,她最疼爱小儿子。鬼子母爱吃小孩肉,常到人间抓小孩,活生生地当食物吃。人们受不了这种痛苦,纷纷向佛陀求教。佛陀于是通过神变,将鬼子母的小儿子捉来,扣在自己的钵里。

鬼子母回来发现小儿子失踪了,特别着急,不吃、不喝、不睡,上天入地到处找,整整找了七天,也没有找到。后来,她听说佛陀无所不知,就到佛陀那里去哭诉。佛陀说:“你有一千个儿子,才丢了一个就这样难过。别的百姓只有两三个孩子,甚至是独生子,却被你吃掉了。你想想人家的心情,是不是比你更痛苦?”听到这番话,鬼子母当下醒悟,在佛陀面前忏悔道:“我错了,只要能让我找到小儿子,我再也不吃别人的孩子了。”佛陀便把她的小儿子从钵里放出来,还给了她。这种换位思考,就是“推己及人”的理念。众生避苦求乐之心皆同,所以,明白这个道理以后,希望每个人在为人处事时,不求以心换心,但求将心比心。佛陀曾经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「嗔不报嗔」:就像宴会时请客,如果客人不吃的食物,那食物还得归还给主人,主人还得处理那些食物。所以当別人辱骂我时,如果我不接受,不受其影响,那么此骂还是归还骂的人。通常骂人就是想要看到对方因自己的辱骂而不愉快,如果对方无动于衷,没有出现自己预期的不愉快,那么不愉快的恐怕就要变成自己了。千万记住!我们每一天都要快快乐乐过日子,无论遇到任何事情,都不应当扰乱到欢喜的心情,因为闷闷不乐,不但无济于事,而且会使人退失善行。

想想看:如果事情还有补救的办法,那么何必对灾祸或逆境生气苦恼呢?如果已经没有挽救的机会,那么纵然你生气嗔恨又有什么利益呢?

所以,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善学忍辱,止息嗔心,消除主宰欲望的我執。

文/在路上

 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正法弘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fhyjs.com/4296/.html/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0:00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