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弘愿 戒杀放生 戒恶修善,戒杀吃素,尊重生命

戒恶修善,戒杀吃素,尊重生命

戒杀

新冠病毒从动物身上传染给了人类,养殖场内宰杀貂1700万只(分享一)

近日丹麦12人被貂传染变异新冠病毒事件惹人关注。“世卫正研究丹麦变异新冠病毒貂传人”这一话题,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榜。

据新闻报道丹麦首相梅特·弗雷泽里克森4日说,鉴于卫生部门在养殖貂身上发现的一个新冠病毒变种已传给人,政府将宰杀养殖场内所有貂,数量至多1700万只。

这是一个恶性循环:新冠病毒从动物身上传染给了人类,成为上百年来最大的世界性瘟疫。现在,人身上的新冠病毒又再传染给了动物(水貂),并在动物身上发生的变异,变异的病毒再从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,并开始在多国人传人。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最新报告,不仅在丹麦的水貂中发现新冠病毒,荷兰,意大利,西班牙,瑞典和美国都已经报告了有被感染的动物。

看到这里,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这样的疑虑:

1、杀完貂,如果有其它动物染毒,也杀吗?

2、人、动物互染,病毒变种加速?

3、人,或是动物染病的源头。大规模宰杀动物,生物伦理?

4、最后,地球人或成孤家寡人?

人类并不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物种,成千上百万的其它生物和人类一样,共同演化、生活在这里。

无论人类还是动物,生命具有同一性。只要我们稍加留意,就会发现,动物和人类一样,都能感知某些相同的事物,都有某些相同的需求,都有强烈的求生畏死的本能,都有自己温馨的家庭和丰富的情感。

《周易·条辞传》曰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。”所谓“上天有好生之德”。

天地间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大自然的造化,都与人类有同样平等生存的权利。但人类却常常因为自身的贪欲,粗暴地剥夺它们的生命。

古往今来,仅仅为了满足我们从舌头到咽喉这一段味觉的享受,无数生灵丧生刀下。从生猛海鲜到飞禽走兽,从家养肉禽到野生动物,凡是空中飞的、水里游的、地上爬的,一概难逃人们贪婪的嘴。

我们究竟吃掉了多少生命,恐怕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也无法准确地统计。

然而,伤害生命,就是伤害自己。

中东呼吸综合症(MERS)、寨卡病毒、埃博拉病毒……一场场灾疫,仿佛就是大自然一次次的警告。而当滋生的贪心摧毁对生命的同理、对弱势生命的悲悯,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将难以延续。

当我们对生命拥有一种平等的认知,甚至对过去的行为生起罪恶感,能够反省、忏悔,能够尊重生命,戒恶修善,戒杀吃素,当这种正义的心觉醒时,内心的光明,就自然影响我们的身心。

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;三世因果,循环不失。

愿我们 都能敬畏生命,敬重自然!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胚胎也有生命也是有灵魂的(分享二)

蔡康永:我们吃肉,但我们不想承认自己在吃动物的尸体

注:本文节选自《有一天啊,宝宝》一书,2006年出版。这是蔡康永在小S怀孕期间,以和小S未出生的宝宝聊天的语气写作并结集出版的随笔集。

篇篇短小精湛,充满着智慧与禅机,早已超越了对特定人和物的看法,而上升到一了对人生的感悟。

亲爱的宝宝:

我们吃肉,但是我们不想承认我们在吃动物的尸体。

我们想假装肉是被“耕种”出来的,是没有脸的。就算它们有脸, 也跟饼干糖果一样,是一张一张很卡通的脸。

我们在鸡肉罐头上画的笑眯眯的鸡、在猪肉罐头上画的笑眯眯的猪,都是为了让吃肉的人宽心。

在这一方面,我们实在比狮子老虎更苛刻些。狮子老虎可没要求被吃的动物要露出愉快的表情。

人类也不是都这么虚伪,吃尸体不敢认账,大体上,老一点的文明勇敢一点。

法国菜会让雀鸟和海鱼露个脸、中东地区会把某些四脚动物的眼球郑重地当做材料烹饪,亚洲人更勇敢,常把完整的尸体,做特技式的呈现。

我一直不是很懂“松鼠黄鱼”这道菜追求的境界,明明是条鱼,为什么硬要它站成松鼠的姿势?

日本人更奇特,最猛的生鱼片师傅会表演他刀功的神速,把鱼肉从活鱼身上削下来。

装盘装好以后,师傅还要当着食客的面,把只剩骨头的鱼放回水中,完全没肉的鱼还能晃悠悠地在水里游上一阵,不会倾斜向任何一边,展示了师傅拿捏刀法的均衡准确。

相对来说,香港海鲜酒楼为了证明你指定的活鱼是现杀现煮的,当你面把拎出水的鱼“砰”一声用力击死, 则杀气重多了。

美国人这方面最怯懦,吃牛不见牛头、吃鱼不见鱼头,最好都规则切成豆腐状,汤中如果浮现一对羊眼,一定弃桌而逃。

我惟一看过的美国人敢面对餐桌上的全尸,应该是纯净如瓷的白煮鸡蛋。美国人持小匙而击之,蛋壳破而后挖之吞食。

我想他们自有道理,无非是相信“胚胎”还不算生命,看不出头脸就应该还没有灵魂这类的逻辑吧。

胚胎有灵魂吗?亲爱的宝宝,你说呢?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正法弘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fhyjs.com/3722/.html/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0:00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