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弘愿 修行之道 做人要懂得与人为善,路才会越走越宽

做人要懂得与人为善,路才会越走越宽

善良

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(分享一)

有句老话说得好:“人是三节草,不知哪节好”。

命运,好的时候坏的时候都要经历,就像三节草一样不知道哪一节好。

人的一生,就像波涛滚滚的大海,不可能会一直风和日丽,也有狂风暴雨,凶吉祸福常伴左右,有顺境自然也会有逆境,并且两者往往交替出现,相伴而行。

过好这一生的法则就是,顺境时善待别人,逆境时善待自己。

顺境时不炫耀,是智慧

人在顺境的时候,想着去善待别人。有时候,不张狂、不招摇、不炫耀,就是一种善待。

不炫耀,不是说高兴不能分享,而是不能为了自己高兴,而让别人不痛快。

《菜根谭》中说:“淡泊之士,多为浓妆者所疑;检饬之人,多为放肆者所忌。君子处此,固不可少变其操履,亦不可太露其锋芒。”

有些人得意忘形,在自认为取得一些成就后,就急切地寻找一切的时机,来炫耀自己不一样的身份和地位,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。

殊不知,“天不言自高,地不言自厚,以万物为参照,可洞观一己之不足。”

一个人越炫耀什么,说明内心缺少什么。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,一定也是谦卑、低调的人。

春风得意之时,不要留下张狂自傲的得意忘形之态。

顺境时不盛气凌人,是修养

诸葛亮说:“勿以身贵而贱人。”

“今日我以盛气凌人,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”。

其实一个人修养的高低,往往不是看他对待上司、权贵、朋友的态度,而是看他是否能够始终如一地待人谦逊,是否尊重“比他地位低”的人。

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,是不会盛气凌人的,因为他不需要通过“踩低”他人来垫高自己。

穆彰阿对曾国藩有提携之恩,所以曾国藩对穆彰阿一直持弟子礼,并称他为恩师。

穆彰阿外出归京,曾国藩会上府问安。穆彰阿过生日,曾国藩会精心写作寿联作为祝寿礼物。

后来曾国藩扶摇直上,穆彰阿因事被贬,二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曾国藩仍对穆彰阿恭恭敬敬,时常去府上探望。

穆彰阿去世后,曾国藩还带着儿子去拜访穆彰阿的后人。

正所谓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,官场之上多数人是拜高踩低,曾国藩不从俗流,一直恭敬待人,很快就为自己赢得了“重情义,擅为人”的好名声。
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:“遇贫穷而作骄态者,贱莫甚。”

见到贫穷无势的人就做出骄纵傲慢的样子,没有比这更卑贱的了。

对人恭敬其实是庄严自己,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。

逆境时尊重自己,是底线

老话说:“在人之上,要把别人当人;在人之下,要把自己当人。”

人顶天立地,千万不可把自己小看了。

自尊自重,是人之为人的底气,也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善待。

人际交往有三种态度:俯视、仰视和平视。

俯视者狂,高高在上盛气凌人,藐小了对方;仰望者弱,诚惶诚恐顶礼膜拜,藐小了自己;平视者和,不卑不亢,既尊重了对方,也尊重了自己。

只有尊重自己的人,在面对强于己者时,才能不卑不亢,从容自若。

孔子称赞子路:“衣敝缊袍,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,其由也与?‘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’”

所谓缊袍,是用乱麻织成的衣服,自然难与狐皮大衣比阔。

而自我尊重的人,甘于清贫自乐,站在衣狐貉者前,无有自卑,他们心底清白坦荡,无忧无虑。

《法言·君子》中有讲:“人必其自爱也,而后人爱诸;人必其自敬也,而后人敬诸。”

人一定要自爱,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;人一定要自尊,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。

一个连自己都不尊敬的人,又怎么会有余量来尊敬别人?

 逆境时自我完善,是勇气

人生所经历的挫折,决定了一个人能达到的高度。

遇到困难时,恰恰也是最好的增值期。

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汲取经验,收获成长。

有人问道长:“鲤鱼在没有跃过龙门的时候做什么?”

道长回答:“在深潭寒水中修身养性。”

又问:“跃过龙门后又怎样?”

道长回答:“跃过龙门后,腾飞天上,鱼类难以追及。”

又问:“那又怎样?”

道长回答:“龙行云布雨,滋润世界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遇,沉潜时要耐得住寂寞,成就后要福泽天下。做鱼做龙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什么环境做什么事。”

人生没有永远的逆境,只有面对逆境感到绝望的人。逆境可以是打垮一个人的根源,也可以是成就一个人的契机。

在逆境中突破自我的核心,就是自己要有自我完善和奋发向上的精神,化逆境为动力,而不是在艰难中颓废和沮丧。

自古能成大事的人,莫不是在风雨中勇敢地前行,在艰难困苦中仍能泰然处之。

不管环境怎样恶劣,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,并为之不懈奋斗!

如泰戈尔所说:“你今天受的苦,吃的亏,担的责,扛的罪,忍的痛,到最后都会变成光,照亮你的路。”

突破逆境,必见光明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做人要懂得与人为善(分享二)

人为什么会有痛苦?

因为人和人之间总是在互相为难、彼此怨怼,一张口就充满戾气。

与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,莫过于让彼此都舒服。

俗话说,天上最美是星星,人间最美是温情。

不为难别人,是一种善待,更是一种智慧。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说过:“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乐取于人以为善。”

人生在世,各有各的不易,只有将心比心,才能处得长久。

之前,分别有这样两则新闻。

一位骑三轮车收废品的老大爷,不小心撞上了停在路边的一辆豪车,撞破了一盏尾灯。

老大爷手足所措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,知道是自己的错,却又无力赔付。

此时一位身着考究的男士走过来,看到自己车子被撞坏,便问:“你撞的?”

老大爷搓着手点头:“对,对不起……”

男士又问:“赔得起吗?”

老大爷满脸愁苦地说:“赔不起。”

男士说:“赔不起,还不走?”

看老大爷慌不迭地走远了,男士这才掏出车钥匙,开着那辆尾灯被撞坏了的车到修理厂。

另一则。

一位货柜车司机行驶到广州某村时,刮断了村口榕树一条直径20厘米的树枝,被村民前后堵住,要求赔付18.8万元。

理由是,该棵榕树是村里的风水树,撞折了,破坏了村里的风水。

虽然司机已经道歉,并按照村民的要求烧香求保佑,依然没法脱身。

生活中,类似的事情很常见。

总有这样一类人,特别喜欢为难别人,揪住一点点错误无限夸大放大,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感。

叫个外卖,偶尔送餐不及时,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,临了再给个差评,送餐小哥一天的辛苦都白费了;

去餐厅吃个饭,挑剔这个菜不干净,那个菜不对味,餐具不卫生……服务员面红耳赤、手忙脚乱;

嫌小区的保安开大门不及时,投诉给物业经理,保安一个月的工资没了;

就连去超市购物,也要适时地难为难为收银员,以炫耀自身的高贵.....

这些行为看似是你站在高位颐指气使,殊不知,只有懦夫才会享受欺凌弱者的快感。

就像鲁迅说过的一句话:“勇者愤怒,抽刃向更强者;怯者愤怒,却抽刃向更弱者。”

时时处处为难别人的人,并不会显示出你的强大。

相反,只会把你的无能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真正有修养的人,都懂得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。

中国有句古话,与人方便,与己方便。

有时候不为难别人,就是不为难自己。

正如作家冷莹所说:

“若人与人实在需要保留一些距离,不如就成全彼此的光彩照人。

因为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,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。”

如果总是让人为难,令人痛苦甚至是崩溃的话,最终只能坏了人情,远了人心。

甚至是将自己堵在一个死胡同里,进退两难。

懂得宽容,成全别人,不仅会给自己结下善缘,带来运气,更能积攒福气。

纵观古今能成大事者,都明白这个道理。

曾国藩在培养接班人时,从来都是真心实意的。

他有个学生很有灵气,在他的培养下,这名学生羽翼渐丰。

曾国藩非但不担心他会爬到自己头上,还将自己调教出来的湘军精锐调拨过去,作为“赠嫁之资”。

这名学生,便是被誉为“晚清第一人”的李鸿章。

最终两人彼此成全,互成佳话。

为人处世就当如此,与人为善,天地皆宽。

毕竟,给别人送花时,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。

向别人扔脏东西时,先弄脏双手的也是自己。

无论说话还是做事,与人为善,就是与己方便。

不让人为难,就是给自己舒适。

正所谓,做人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。

要知道人生在世,并不是充满竞争和掠夺,更多的是共赢。

靠宽容和给予创造的生活,怎会怕天黑无灯,雨天无伞呢?

你让人舒服的程度,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。

6

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咄咄逼人,就算才华再超群、智慧再高明,也难以一展抱负。

所以,做人要懂得与人为善,不互相为难。

只有这样,路才会越走越宽,越走越远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正法弘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fhyjs.com/3659/.html/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0:00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